当前位置: 首页 新闻动态 正文
鹿鸣文化讲坛·第二期

时间:2023-05-19 17:35访问量:



(通讯员 田姝琦)511730,太阳集团8722c中文系“鹿鸣文化讲坛”第二期讲座在南校区会议中心101举办。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付林鹏应邀作“纬以证经:《乐纬》文献的形成及其与《乐经》的关系”学术报告,活动由中文系教授王志清主持。太阳集团8722c副院长张斯珉、中文系副主任朱佳宁及多位中文系教师全程参与。

7e5e613cbeda4f7f2f7d22cc83a13be

报告会上,付林鹏教授从“谶纬”的概念谈起,指出《纬》是对《经》的补充和阐释。但现有文献中却只有《乐纬》,《乐经》文本是缺失的。而通过考察《乐纬》这类衍生文献的生成过程,可在一定程度上探究、还原《乐经》的基本面貌。接下来,付教授就“《乐经》去哪儿了”这一问题介绍了当前学界的三种观点,继而从“制礼作乐说”、“五音说”、“八音说”、“诗乐说”四个方面分享了关于《乐纬》文献形成的不同论证思路。报告的第三部分是探讨“《乐纬》文献与汉人的《乐经》认知”,付教授指出,《汉书·艺文志》将《乐记》二十三篇列于《乐》六家之首,与其他五经并列,随后详细追述了汉代《乐记》的传承,据此推断汉人有将《乐记》视为《乐经》的意图。最后付教授还针对目前的研究提出了几点反思,并与在座师生共同探讨。

中文系王志清教授对讲座内容予以回应,她指出《乐》学是传统文化的根基,付教授对于《乐经》衍生文献的研究是相当精深的,通过融通、交叉、下移等方式,基于《乐经》研究这一支点不断扩展,充分体现了付教授的学问之道和学术情怀,值得当代学者学习。随后,付教授就“《乐记》中一些部分的缺失是否可以支撑对《乐经》的理解”、“从先秦到西汉,‘乐’发展的连续性和差异性”、“儒家对礼乐关系的看法是否是后世重视‘乐’的重要原因”等问题与现场师生进行交流,报告在热烈的讨论中圆满结束。